-
100个孩子里就有1个,自闭症早就不是罕见病了
1%的患病率,自闭症早就不是罕见病了。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自闭症需要避免被“戏剧化”地关注,但大多数被关注的故事,都是因为一些有“戏剧化”的非典型自闭症患者。尽管对...
201912期/家人/2020-08-18 -
孩子多听古典音乐,好处不止一点点
人生之初,听觉神经的发育和成长,决定了儿童智力的高低。这时候尤其需要大量声音的刺激,风声、雨声等大自然之声以及人的声音,再辅之以音量适中的音乐之声,就是最自然、有效...
201912期/家人/2020-08-18 -
小学每周8小时运动?有不可思议的好处
我从小就是一个不善于运动、不爱运动的人。每次上体育课,跑不快,跳不高,感觉自己很逊,恨不得能逃课。不过像我们这种成绩还不错的小孩,对体育好的孩子,还是总体上占有心理...
201912期/家人/2020-08-18 -
为什么树懒总是在同一个坑里便便
小朋友大朋友們,今天我们要讲一种懒出天际的动物做的一件不平凡的事情。这种懒出天际的动物大家其实都比较熟悉,就是树懒。树懒究竟有多懒呢?树懒懒到人类在给它取名字的时候...
201912期/家人/2020-08-23 -
为什么大熊猫喜欢吃竹子?
国宝熊猫长得憨厚可爱,深受国内外人士喜欢。除了大大的“黑眼圈”,熊猫还有个大家都知道的特征,爱吃竹子。其实大熊猫属熊科,体型大,同样有着尖锐的犬牙,本应是不折不扣的...
201912期/家人/2020-08-23 -
新加坡印象:一家三口的自由行
已经听过无数朋友推荐,要带孩子出国玩的话,新加坡是个五星目的地。新加坡虽然不大,但各项家庭娛乐设施十分完备,吃喝玩乐非常方便,著名的景点有鸟公园、夜间动物园、环球影...
201912期/家人/2020-08-23 -
《让孩子的大脑自由》:揭秘那些花钱又没用的育儿谣言
本书作者约翰·梅迪纳,是美国最权威的脑神经科学家,著名的发展分子生物学家,主要研究人脑发展基因及精神病遗传学,他还曾获华盛顿大学工程学院的年度杰出教师奖,担任美国国...
201912期/家人/2020-08-23 -
大师教你培养儿童音乐素养
音乐这样促进思维发展孩子们一面听着格里格的乐曲,一面在自己的想象中描绘神奇的山洞、茂密的森林以及善良和凶恶的人物。最不爱说话的也想说话了;孩子们把手伸向了笔和画本,...
201912期/家人/2020-08-24 -
我在德国幼儿园里当“陪读妈妈”
德国幼儿园的入园适应期最近这两周,云朵妈在忙一件事——在德国幼儿园里“陪读”。虽然云朵之前已经上了一年幼儿园,但是按照新幼儿园的建议,云朵也还是得再经历一遍“适应期...
201912期/家人/2020-08-24 -
48岁韩红究到几乎倾家荡产,真相让人叹息
提到韩红,你首先想的是什么?著名高音歌唱家、心直口快的个性,还是身材发福的中年女人?在我们的既定印象中,她似乎一直是那个歌声悠扬的歌手,舞台上也是云淡风轻的样子。除...
201912期/家人/2020-08-24 -
父母学堂
回答人:寒石冷月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进入高三后的心理变化:离高考越来越近,压力扑面而来,孩子缺乏应对这种压力的心理准备;总拿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去比,尤其和成绩更好的同学...
201912期/家人/2020-08-25 -
未来,当中国孩子遭遇美国孩子,究竟是谁领先?
基于这个前提,笔者向大学好友邹睿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未来,当中国孩子遭遇美国孩子的时候,究竟谁更容易赢?是每天做作业到深夜的?还是每天打球累得死去活来的?”2001...
201912期/家人/2020-08-26 -
德国小学的社交课是这样上的
德国小学有门特别的活动,叫班会合约,目的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解决分歧和矛盾。我们成年人终其一生都在学着如何解决分歧和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没想到,德国孩子从小学开始就...
201912期/家人/2020-08-26 -
杜江霍思燕:新手爸妈的育儿经
前不久,在真人秀《妻子的浪漫旅行3》中,杜江寫给霍思燕的信曝光,信中他写道“每当你被身边的小事感动,会让我相信世界真的如此美好和友善”还花式夸霍思燕“任何云鬓花黄,...
201912期/家人/2020-08-31 -
中年女人的“牛”从来不靠脸
从《中国诗词大会》中出口成诗,《朗读者》中制片主持一人挑,再到《主持人大赛》里一针见血、一语中的的点评……近几年董卿不断给观众惊喜。镜头前的董卿,身形苗条,气质如兰...
201912期/家人/2020-0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