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盛元气寿:追忆京剧大家谭元寿
2020年10月9日,谭元寿大哥撒手道山,享年92岁,走得很安详。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3位送了花圈,在外地视察的习总书记还专门委派中宣部一位常务副部长亲赴谭家寓所来...
202012期/北京纪事/2021-01-23 -
老报勾陈:烽烟滚滚唱英雄
正值抗美援朝70周年,这一气壮山河的凯歌,应该永载史册,无独有偶,在集报圈、红藏界内外,都有有关收藏《志愿军》报的故事。街边捡漏,“朝鲜停战协议”原武警总部大校、中...
202012期/北京纪事/2021-01-23 -
流淌的意识
人类作为物种显然和其他生物不同,不仅在于其能使用更复杂的工具,并产生了绘画、音乐和诗歌等艺术形式,它们被其他物种置若罔闻,这些艺术载体背负着群体历史,又伴随着人类意...
202012期/北京纪事/2021-01-23 -
广和楼杂闻琐记
广和楼与查氏家族广和楼是北京城最早的一批戏楼建筑,名头也是同时期戏楼里最响的。原址在正阳门外大街东侧的肉市街,是当时的名门巨室查氏家族别墅的附属设施。其门前高悬“査...
202012期/北京纪事/2021-01-23 -
说说护国寺清真小吃
有人将北京小吃比作千年都城史的“活化石”。在北京城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北京小吃可以说是最华彩的乐章,而清真小吃又是这“最华彩乐章”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无论是北京人还...
202012期/北京纪事/2021-01-23 -
韩国志士在北京
金在天和他的战友们1933年8月18日北平《实报》上刊载了这么一个小新闻:韩国志士金在天先生在某地病逝,遗孤陷于颠沛流离之境云。1933年是日本吞并朝鲜半岛的第23...
202012期/北京纪事/2021-01-18 -
为何要纪念230年前的徽班进京?
徽班进京,竟是为乾隆的八十大寿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这一年恰逢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清廷的大员们,特别是那些封疆大吏都要为皇帝祝寿。不但要送礼物,还要送戏到京都...
202012期/北京纪事/2021-01-18 -
景山怀古
2018年春,正是北京城最美的季节,而我却被困在不足20平方米的局促斗室里,充溢脑海的都是博士论文、毕业谋职。女友知悉我读博以来对明清历史最为感兴趣,而对北京这座古...
202012期/北京纪事/2021-01-18 -
我的同学胡舒立
舒立给我介绍女友舒立原名叫舒拉,她家当然还有一个叫“卓娅”的。父母给起的名字,期盼儿女能像苏联英雄一样去走人生路。舒立是后来她自己改的名,如果你听见有人和她打招呼时...
202012期/北京纪事/2021-01-18 -
天坛:南中轴上的明珠
北京的城市建筑享誉世界,而“镶嵌”在北京中轴线以及两侧的建筑,更是瑰丽无比,在这其中,天坛便是之一。前段时间,我有幸结识了天坛公园原总工程师、副园长徐志长老先生,并...
202012期/北京纪事/2021-01-18 -
中轴线在他的笔下复活
在北京生活50年以上的人,现在被界定为“老北京”。老北京人最得意的是,他们守着“龙脉”。在北京城布局中,这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也被称为“龙脉”。近代以来,这条中轴线上...
202012期/北京纪事/2021-01-18 -
60年前,北京四中的一天
1964年,我如愿以偿考上了自己的第一志愿——北京第四中学,从此开始了中学的生活。学校坐落在西城区西什库大街,而我家住在东城区南池子大街。由此,我不再像上小学时乘公...
202012期/北京纪事/2021-01-14 -
丁全宇: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丁全宇,1969年4月出生,北京嘉信易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居住在朝阳区高碑店地区康家园东社区。多年来,他和他的团队一直从事着街道社区和物业小区的服务工作。始终...
202012期/北京纪事/2021-01-14 -
够范儿的天桥市场
北京的天桥,闻名国内外。因此,讲述天桥故事的书也特别多,今天人们口中的“老天桥”,其实是1911年以后才诞生的城市空间……将过去投射到未来在明清两代,天桥是官宦文人...
202012期/北京纪事/2021-01-14 -
我在海南的候鸟生活
人的一生会有数不清的未知和想不到,我30岁之前完全没想到会放弃了自己追求多年的棋艺,而鬼使神差地迷上了文学创作,最终还进入了作家的行列;更没想到的是步入老年后竟然会...
202012期/北京纪事/2021-01-12
